為什麼多數ETF的成交量都這麼小?ETF的流動性真的很差嗎?

一般我們在聊股票流動性時,第一時間一定會連想到成交量! 然而,觀察台灣掛牌的ETF,其中很大一部分ETF成交量都少得可憐,尤其是債券ETF。難道,ETF真的是種不流通的商品嗎? 當然不是! 本篇文章,我們將會一起探討,如何評估ETF的流動性。

什麼是流動性?

一般來說,我們會以成交量買賣價差來評估股票的流動性。買賣價差為掛單中最高買價與最低賣價之差,買賣價差愈窄,代表投資人用市價一買一賣的價差愈小,進出成本愈低。成交量愈高,代表愈多的買賣雙方對交易該股的意願提高,換手的籌碼也愈多。因個股的籌碼相對固定,買量多於賣量就會推動股價上漲,反之就會下跌。

ETF的流動性有什麼不同?

ETF與股票一樣,可以直接在證券市場交易。因此,很多投資人會直接把觀察個股流動性的方法,直接套用在ETF身上。然而,實際上,ETF本質是一籃子的投資組合,除了可在證券市場(次級市場)以市價交易外,也可以在初級市場以淨值買賣。在這樣的機制下,台灣所發行的ETF都會至少搭配一家以上的流動量提供者,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造市商,負責提供ETF買單與賣單的掛單。當市價與淨值過度偏離時,流動量提供者可以運用初級市場申贖,調節手中籌碼(就是我們先前分享的套利啦,除了流動量提供者,一般投資人也可以進行!),此為ETF造市機制。 因此,觀察ETF的流動性,除了成交量外,更重要的是ETF的買賣單掛單量,這些掛單量支持著ETF良好的流動性。

在買賣價差的部分,台灣證券交易所及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均針對ETF的流動量提供者有著嚴格的規範,造市商掛的價格須符合以下標準:

$$最佳一檔買賣價差=\frac{未成交之最低賣出申報價格-未成交之最高買進申報價格}{未成交之最低賣出申報價格}$$

另外,流動量提供者對該指定ETF受益憑證之「參與撮合盤數」,不得連續三個交易日出現單日買進及賣出委託各未達30次之情形。 其他還有許多細部規範,我們就不再此贅述。這些規範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提供ETF投資人一個活絡的投資環境。

實際案例

在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台灣某檔ETF的成交量與掛單量,其中掛單量部分是以盤中流動量提供者即時的最佳五檔買單量與最佳五檔賣單量計算之平均值。該檔ETF今年1-2月平均每日成交量約在300張附近,但盤中平均卻都有130張左右的買賣單掛單,代表市場平均能夠胃納的即時買賣量。3月起該檔ETF成交量大幅上升,日平均成交量來到近5000張,流動量提供者的盤中即時掛單量也略微上升,盤中平均的買單掛單來到200張附近,賣單掛單來到150張左右,相較於1-2月仍維持在差不多的水平。由此可知,不論ETF成交量的多寡,流動量提供者的買賣單掛單均會維持一定的即時量掛在那邊等投資人,以提供流動性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總結

綜上所述,建議投資人交易ETF時,應優先評估標的是否符合需求,並觀察ETF掛單,只要掛單綿密且買賣價格合理,成交量不一定是評估的第一要件。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當市場遇到大波動時,流動量提供者並不一定能夠這麼即時的補上新的掛單(畢竟他們手上的資金或庫存也是有限)。尤其當市場快速下滑,市場恐慌情緒上升,投資人紛紛欲出清持有標的時,當流動量提供者無法同時吸收這麼多賣單時,就容易造成ETF市場價格遠低於淨值的情況。

因此,建議投資人在下單時,盡量採用限價單,並且盡量小單進出,以避免大幅滑價造成大幅折價賣出的情況。

Shar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